“爸妈年赚30万,却不肯给我6万整牙”:一则虎扑热帖,打醒多少人
之前,在虎扑论坛看到一个点击近60万的热帖。
发帖人是一名研究生,小县城独生子,自述家庭年收入30万左右(不含理财)。
他因为少了颗大牙,导致牙齿咬合出现问题,觉得影响外在形象,于是想要整牙。
刚开始,父母同意他整牙,也支持他去大医院处理。
之后,他去到省会城市的大医院,被专家告知钢圈整牙要三四万,隐适美要六七万。
也许是出于形象考虑,题主更想做六七万的隐适美。可当他把价格告知父母后,却被浇了一盆冷水。
父母考虑再三,到晚上才回复他,认为没必要整牙,只做根管治疗和种牙即可。
于是,题主失望了,对父母放话:“等毕业我自己挣钱去做!”
还上网发帖:《长大读研后第一次对爸妈感到失望,是我自私了吗》。
他不明白,明明平时自己花钱已经很节制了,平常“除了恋爱旅游外不跟家里多拿钱”。
为什么年入几十万的父母,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?
帖子发出后很快引发热议,有人支持他,认为“六七万块对他家来说是小钱”,父母应该支持。
也有人表示不赞同,认为“作为一个已经读完大学的成年人,这种消费应该想办法自己承担”。
孰是孰非,各有判断。可说实话,我有些为他的父母难过。
从题主的陈述能看出,从小到大父母应该很少拒绝他的要求,所以他“第一次”对父母感到失望了。
可从父母的角度看呢?父母是经过了长时间的考虑,才让他别做。可见,六七万对他的家庭来说不是小钱。
父母或许是出于性价比考虑,或许是出于其他原因,总之他们有所顾虑。
一个懂得体谅父母的孩子,第一反应可能会为父母担忧:
“我家是不是遇到什么事?”“家里是不是钱不够了?”......
没有,题主通篇没有站在父母的角度考虑过,他只想到自己的苦:父母拒绝我,我太失望了。
他自认父母挣得不少,实则是不赚钱不知赚钱难,不当家不知柴米贵,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,需要花钱的地方到处都是。
父母多年予取予求,换不来孩子的一次理解,实在让人伤感。
莎士比亚说:“不知感恩的子女,比毒蛇的利齿更能噬痛人心。”
父母,乃至一个家庭最大的悲哀,或许就是付出全部,却养出一个不懂感恩的孩子。
别把父母的付出视为理所当然,别让自己成为一个只懂索取的“白眼狼”。
1
陷入自我中心的人,不少
你很难想象,这世上有一群人以“啃老”为傲,还互相攀比谁啃得更彻底。
百度贴吧有个“啃老族吧”,聚集了一堆不工作、家里蹲的成年人。
在这里,他们以啃老的时长论资排辈,啃10年以上的才好意思自称“前辈”。
有人以压榨亲人为己任:
父亲白天在超市当库房管理,下班跑外卖;母亲在公交公司洗车,下班还去私人洗车行继续干;两人一年要给他上交8万。
年迈的爷爷在老家做农活,一年也得给他5千;嫁出去的姐姐,每年要给他6千,不然不许进家门。
字里行间的洋洋得意,简直让人作呕。
还有人仅因为妈妈没想起他生日,就公然咒骂生他养他的母亲。
还有更可怕的是,这些心安理得在家啃老的人,大部分都有殴打父母的行为。
随便浏览几个帖子,就让人三观尽毁。
观察这些啃老一族,发现他们最大的一个共通点就是,极端以自我为中心。
自我中心,是一种心理学概念,指的是:仅能从自身视角感知世界,难以意识到他人视角。
生活中,像啃老族那样极端自我中心的人或许是少数,但陷进自我中心,不懂体谅的人同样不少。
在我国,独生子女占据家庭所有资源,是爸爸妈妈、爷爷奶奶、外公外婆的心头肉。
在这种环境长大的孩子,常理所当然地认为,自己应该得到最好的,自己最重要。
最后就容易像前文的发帖研究生,父母一没满足,就暗自恼怒,埋怨父母。
事实上,自我中心是一种本能,而减少自我中心倾向是反本能,是一种需要习得的能力。
如果察觉到自我中心倾向较强,就有必要实现“去自我中心”的转变:
比如说,认识到自己不是别人的中心,无论是父母、配偶、孩子、朋友、老师、同学,都有自己的生活,我们没有权力也不可能要求他们以我们为中心。
减少自我中心倾向,就是不再只站到自己的角度来看待问题,而要结合更多视角,更加全面、完整地看问题。
2
试试“角色扮演”,
过一天他人视角的生活
之前看过一个很暖的新闻,河南许昌的9岁男孩王浩栋,趁着寒假去找父母。
父母在西安做蔬菜生意,生意很忙,王浩栋就到市场帮忙。
每天凌晨4点起床,帮父母运菜、卖菜。虽然辛苦,但他觉得能帮忙干活很开心。
王浩栋表示,“我在家的时候不知道父母有多忙,来这儿以后才知道父母有多忙”。
他开始体谅一年到头见不到几次面的父母,懂得了父母的不容易。
孩子爸爸也说,他想要孩子知道:爸妈挣钱给他花,这个钱来得不容易,做人要勤劳,因为干啥都不容易。
生活中,进行类似的“角色扮演”,是培养视角切换能力的关键方法。
比如,很多人把眼睛用布蒙上一天,过一天“失明人”的生活,就会发现很多产品设计、法律规范等诸多对盲人不便的问题。
这些问题对于视力正常的人而言,很容易被忽略。
比如,马化腾说产品设计要像“小白”一样思考。好的产品经理,能几秒变小白,切换成小白思考和使用产品的视角。
亲子关系同样如此,孩子不可能天生就懂父母的不易。找机会主动去体验父母的工作,或是自己试着去找个兼职,才能更明白赚钱不易。
学会从父母的视角看问题,才不会只看到自己的苦。
3
感恩,也需要刻意练习
2018年,泰国有一则公益短片很火。
短片主角是一名小学老师,为了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的母亲,他把母亲带进课堂。
刚开始,学生们上课常常分神,会不自觉往后看他的母亲。家长们渐渐不满。
可后来,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也越来越懂体谅和感恩。
而这一切,主要归功于这个老师对母亲的细心呵护。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,学会了感恩父母。
国内一项调查显示,65%的职场人表示,自己每天抱怨1-5次,5%的人每天抱怨多达20次以上。
与此相对,感恩则是一种相对稀缺的习惯。
可我们每个人,在帮助别人的时候,即使不求什么回报,但至少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认同,获得价值感。这是人性的需要。
如果一个人没有感恩的思维习惯,吝于说“谢谢”,吝于去回报,就很可能对关系造成伤害。
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完全靠自己而生存,就像干净的水,并不会自动跑到家里。
每个成年人,都应该学会把感恩培养成为思维习惯,变成一种自动自发的本能。
对此,心理学家曾给出了4个培养建议:
记住:生活的每一天都是一份贵重的礼物,我们有潜力将每一天变成一项杰作。
抓住:及时捕捉到你抱怨的情绪和行为,思想当下或生活中仍然值得感激之处。
写下:每天写下,所有令你感激的事,即使是最轻微的感激的想法或者是经历。
表达:确切地向你的家人、朋友和同事说:他们为你做了什么,你的感受如何。
心理学家安东尼指出:“成功的第一步,就是先存有一颗感恩的心,时时对自己的现状心存感激,同时也要对别人为你所做的一切,怀有敬意和感激之情。”
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刻意练习感恩,才不会让感恩的习惯淡化、消退。
想起一个多年前的调查:说说你最尊敬的十个人。
孩子A回答:
第一是父亲、第二是母亲、第三是医生;
孩子B回答:
第一是父亲、第二是篮球球星、第三是母亲;
孩子C回答:
明星、歌手、球星……以及任何其他人,唯独没有父母。
是孩子C天生自私自利,更加没有良心吗?恐怕不是。
有人说: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父母能够像我们的父母这样,只要自己还有一口气,就要为照顾儿孙出一把力。
或许,就是这些孩子不懂尊重父母的真正原因。
希望所有父母都能明白,相比单方面无私的爱,教会孩子懂感恩,才是更深层次的为孩子好。
就像梁晓声曾说:爱是双向的。只有父母对孩子的爱,没有孩子对父母的爱,这种爱是不完整的。
和你共勉。
-THE END-
● 作者:言偃。精读主创,个人微信公众号:言偃(ID: wyl_yanyan )。本文首发于精读微信公号(ID:jingdu999)。MBA智库(mbalib)经授权发布本文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
MBA智库好文精选:
● 《奇葩说》金句引热议:身边的同龄人都过得比你好,到底要不要玩命追?
● "最美翻译官"张京16分钟超强输出火了!普通人成功,这可能是唯一可靠的方法